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动态 »

校园动态

好的大学应有好的校园文化景观——访广东开放大学党委书

2019-04-24 10:55:24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点击: 收藏本文

     

     校园景观作为大学文化的直接表达,承载着“彰显文化自信,传承大学之道,培育核心价值”的文化使命。广东开放大学党委书记罗海鸥一直非常注重加强校园文化景观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罗海鸥书记曾任岭南师范学院院长、党委书记,现任职广东开放大学,其倾力打造这两所大学校园,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师法自然,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大学精神融入校园景观,在文化资源和历史底蕴的挖掘、大学精神的弘扬、文化气象的彰显等方面积累了独特经验,形成了建构传统文化的隐性教育路径,深刻践行“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围绕“大学校园文化景观如何营造”这一话题,记者对罗海鸥书记进行了专访。

  记者:您曾在多所院校担任领导,长期关注研究高等教育理论,同时又具有丰富的高校管理经验,您觉得什么样的大学才是“好”的大学?

  罗海鸥:“好大学应有好的大学文化和校园景观”,换句话说,就是一流的大学要有一流的文化景观。一流的大学,要有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营造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环境和氛围,使学生获得文化的熏习、审美的陶冶、情志的感化、行为的养成。

  著名哲学家涂又光先生曾提出广为流传的“泡菜理论”,即泡菜的味道取决于泡菜汤,校园环境好比泡菜汤,它影响和决定了浸泡其中的学生的精神风貌和行为风格。

  大学校园景观建设,要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凸显教育功能,契合大学“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即要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中国大学的精神与文化气象,践行“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大学之道”,彰显大学文化的“精气神”,使大学校园有体有魂。

  记者:好的校园文化景观能营造浓郁的育人氛围,给予人美的享受,您认为校园文化景观的内在本质是什么?

  罗海鸥:大学校园文化景观的本质,在于观其景、品其文、悟其蕴、明其道。校园景观建设要赋予校园建筑、景观以生命,突破急功近利的短视,引导人来到星空下,与人类最高尚动人的灵魂对话,与人类文明和整个世界交流对话。以此帮助学生怡情养性,找到精神依归,陶冶心灵习惯,提升审美境界和文化品位,传播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记者:要营造好的校园文化景观,您觉得应遵循和把握哪些原则和特点?

  罗海鸥:大学校园文化景观营造要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师法自然、大拙至美的原则,体现低成本、大空间、多功能、可持续的特点。理想的校园建设,应与大学精神本质一致,彰显大学文化内涵,不是为了追求奢华、复杂,不是远离天真,而恰恰是重新靠近它,还原其简约、单纯与纯真的本色。以最少的材料蕴藏最丰富的人文内涵,用最少的钱建更多的景观,达到最佳的景观效应。通过精心营造校园文化景观与环境,陶养学生的匠心,让师生真切感受到工匠精神和工匠文化的精义。

  记者:你觉得好的校园文化景观有什么样的文化育人效用?

  罗海鸥:首先,把校园物质空间变成精神空间,实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理想目标。将校园景观建设纳入大学文化育人的全局,通过将大学的精神文化与个性气质融贯于校园景观建设中,使之成为鲜活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符号,营造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环境和氛围,使学生在心旷神怡中获得价值的认同、审美的陶冶、思想的感化、行为的养成,真正做到生活即教育、学习即成长。

  其次,校园生活空间变成教育空间,实现了“景在哪里,教育在那里”的理想境界。开展校园景观建设,挖掘学校的历史底蕴和文化资源,以文化景观为载体,既在校园文化景观建设方面争取丰硕成果,又对大学校精神文化进行深入挖掘,使得文化育人更加自然深入,从而提高文化育人实效,形成大学文化的教育气象。

  再次,把校园学习空间变成审美空间,促进了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水平的提升。将绿化、美化的校园提质升级为文化校园、教育校园,营造能够仰望星空、净化心灵、转变气质、陶冶情操、提升境界、涵养气象的优美环境和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观念。办大学,最重要的是办个氛围。大学校园文化景观营造,应彰显大学使命和中国特色,与大学精神本质一致,延续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展示大学的理想,体现大学的气象,成为广大师生的精神家园。

  广东开放大学将校园文化景观作为环境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予以精心营造、细心雕琢。依托于学校特有的历史文化与地理环境,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大学精神为核心内涵,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表现形式营造整个校园环境。徜徉校园,移步换景,一步一景,文景交融,景景入心,校园文化景观成为大学教育的“隐性课堂”。置身其中,广大师生会慢慢感悟出什么是文化的“根”、教育的“本”和学术的“魂”。(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吴春燕)